close

有些人只想靠一次準備進入好大學就讀(像學測和指考)

有些人喜歡持久準備、穩住機會而選擇繁星

不管是什麼原因而選擇繁星計畫,在準備的路上是非常需要毅力的

 

所謂「持久準備」

就是在校成績要要維持一定水準

最後採取的是高一+高二的總平均成績

故不論小考、段考、各平時成績都要好好維持

而假如你有進入前四大的目標(如me),就要更拼!

我個人覺得很累

 

想想當初很多基測PR90幾的也跑來我們高中搶繁星計畫 (有的可以進竹女或建中耶)

所以他們很拼成績,競爭不會比較小

看著別的同學下課打鬧聊天、放學還可以去玩再回家 

我們可是超級認真在讀書!不能輕易被外界誘惑 XD

尤其段考前常常讀到凌晨2.3點....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不可思議(拭淚)

就這樣認真的撐過高一、高二後

老天的眷顧下,拿到理想的在校%數 

 

 

嗯....

如果你覺得在校成績好就好了?

那你就了!!

除了高一、二的在校%數要好之外

接下來高三上要面對的是學測成績要考好

 

 

根據「XXX年度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招生簡章」來看你想要的學校科系的標準

例如: 103年度成功大學-化學工程學系

未命名    

由簡章可以知道 : 英文、數學、自然都要頂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所以平常這三個科目就要特別去準備!就怕一不小心...就會跑到前標去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個我深深有感.....當初模擬考的時候數學幾乎都頂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可是學測那天寫的不順,數學就這樣跑到前標去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so 假如你繁星填的是成功大學,數學要頂標的科系都不能填囉(可以在簡章上一筆通通劃掉 哈哈)

 

 

其實還有很多小眉角啦 

正式操作繁星作業之前都是在霧裡看花,真正開始要填時才會了解它到底在幹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 我們學校老師都會在正式撕榜前協助我們選填,聽說有些學校直接讓學生自己來?? )

而且繁星沒有紙本表面看似簡單,還牽扯了先後填的問題

像是%數愈小愈先填,相同%數則總級分越高越先填 

例如  一、 甲生3%68級分,乙生1%60級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*乙生先填 ( 因為乙生%數較甲生小 )

        二、 甲生2%70級分,乙生2%67級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*甲生先 ( 因為相同%數則比總級分 )

 

 

應該有些人想問 如果相同%數又相同總級分呢??

這就要看各學校的規定了,像我的高中就是依照國→英→數→自→社的級分來比

例如               甲生1%總68級分       乙生1%68級分

            國文               1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4

            英文               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5 

            數學               1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2

            自然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.....

            社會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.....

     甲和乙的總級分與%數都相同.先比國文甲=乙,比英文甲=乙,比到數學時甲>乙 ,即甲先填!

 

 

 

以上大致介紹完了~~

繁星計畫優點真的蠻多的 像是

① 放榜時間較早,很快就可以放假了 XD

② 絕大部分科系不用面試、不用準備備審資料(省去很多麻煩)

缺點大概就是要好好維持成績吧!相對於一次性考試累很多

 

<高中三年過來的心得>

在過程中,收穫真的很多

毅力、耐心是一定會培養出來的  

還有一路挫折與顛簸造就出我的樂觀

更重要的是看開、把得失心降到最低

很幸運的是

因為一路上都很謹慎在準備各種大小考試,自然面對學測就沒有那麼緊張了

所以平常有認真考試也是另有好處的啦!這樣大考就不會那麼緊張 哈哈

 

後記 <大學四年的總心得>

一開始進入交大不免有一些懷疑

經過大一自我調適後,也步上軌道

我的大學四年總成績約系排前四分之一,中上

也發現很多繁星計畫進來的同學都是拿書卷獎 XD

結論是

不管什麼方式進入大學,只要有心讀書結果都不會太差

大概是這樣~~哈哈

 

 

以上是我的分享

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留言問我

很樂意分享我的想法和建議~~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蒂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